做了5年采购师,我见过最扎心的场景:
某家居电商采购师花2个月选了一款「网红北欧台灯」,上架后月销量仅8单,原因是「忽略了用户对「易安装」的需求」;
某跨境服装采购师模仿爆款选了「oversize卫衣」,结果因「供应链无法满足欧美尺码标准」,退货率高达35%;
某美妆采购师凭「直觉」选了一款「天然面膜」,却因「没调研用户对「防腐剂」的敏感程度」,被差评淹没。
问题根源:选品不是「看别人卖得好就跟着选」,而是要解决「用户需要什么?我们能提供什么?卖这个能赚钱吗?」三个核心问题。
底层逻辑:选品必须同时满足「市场有需求」「供应链能交付」「利润能覆盖成本」三个条件,缺一不可。
案例:某跨境电商采购师的「可折叠宠物笼」选品过程
市场需求:通过Google Trends发现,欧美市场「portable pet cage」(可折叠宠物笼)的搜索量近3个月增长40%,且用户评论中高频出现「需要易携带的宠物笼」「不想占空间」;
供应链能力:联系1688供应商,确认能生产「重量≤2kg、折叠后体积≤30cm×20cm」的产品,且交期≤7天;
利润空间:采购成本15美元,售价49.99美元,扣除运费、平台 fees后,利润率约35%。
成果:上架1个月,月销量突破2万件,成为店铺TOP3爆款,利润提升30%。
操作步骤:
画用户画像:用「5W1H」法定义目标用户(Who:25-35岁职场女性;Where:一线城市;What:养小型宠物(猫/狗);Why:需要带宠物去上班/旅行;How:愿意为「便捷性」支付溢价);
找需求痛点:通过用户访谈发现,她们的核心痛点是「宠物笼太大,无法放进电脑包」「折叠麻烦,赶时间时手忙脚乱」;
选品匹配:选择「可折叠成平板状、带肩带」的宠物笼,满足「便携」「易收纳」的需求。
案例:某美妆采购师的「迷你卸妆油」选品
用户画像:18-25岁学生党,经常带妆上课,需要「小容量、易携带」的卸妆产品;
痛点:大瓶卸妆油太重,无法放进书包;
选品:10ml迷你卸妆油,售价9.9元,上架后月销量1.5万件,成为校园渠道爆款。
核心逻辑:与供应商合作,共同开发「差异化产品」,避免同质化竞争。
案例:某服装采购师的「功能性防晒衣」选品
市场趋势:通过阿里指数发现,「防晒衣」的搜索量在夏季增长50%,但用户评论中高频出现「防晒效果好但太闷」「不透气」;
供应链协同:联系供应商,提出「加入透气网眼设计」「使用冰丝面料」的需求,供应商同意共同研发;
成果:新款防晒衣上架后,月销量突破3万件,其中「透气」关键词的好评率达95%,比同类产品高20%。
工具:「选品数据仪表盘」(可通过Excel或BI工具制作)
核心指标:点击率(CTR)、转化率(CVR)、复购率、退货率;
操作步骤:
每周导出产品销售数据,筛选「CTR<2%」「CVR<1%」的产品,分析原因(如主图不够吸引人、价格过高);
对表现差的产品进行优化(如更换主图、调整价格),或直接下架;
对表现好的产品,扩大采购量,并开发同类衍生产品(如「可折叠宠物笼」延伸出「宠物牵引绳」「宠物碗」)。
案例:某电商采购师的「数据线」选品优化
初始选品:普通Type-C数据线,售价19.9元,CTR=1.5%,CVR=0.8%;
优化动作:更换主图(展示「弯折10000次不坏」的场景),调整价格至14.9元;
成果:CTR提升至3.2%,CVR提升至1.8%,月销量从500件增长至3000件。
在当前外贸向好(前7个月我国外贸保持向上向好势头)、跨境电商增长的背景下,采购师的角色早已不是「买货的」,而是「连接市场需求与供应链的关键节点」。选对了品,能让店铺从「流量荒」到「爆单」;选错了品,再努力推广也没用。
记住:选品不是「碰运气」,而是「用策略解决问题」—— 用「三角验证法」规避风险,用「用户画像」精准击中需求,用「供应链协同」打造差异化,用「数据迭代」持续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