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和一位电商采购专员吃饭,他掏出手机翻出最近三个月的选品列表,叹了口气:“你看,这12个品里,只有2个卖过100单,剩下的都压在仓库里——我以为选‘抖音爆款’‘平台热销榜’就行,没想到要么竞争太大,要么用户说‘根本用不上’。”
其实,他的困境不是个例。据《2024电商选品现状调研》显示:63%的电商采购认为“选品靠运气”,但只有17%的人能稳定选出月销过千的爆款。
问题出在哪儿?
选品的本质不是“猜热门”,而是用“核心能力”把“用户需求”转化为“可销售的产品”。就像某资深电商采购说的:“我现在选品,不是先看‘什么好卖’,而是先想‘用户为什么买’。”
困境:某母婴电商采购小张,之前选婴儿车只看“平台热销榜”,结果选的款因为“重量10kg+”,用户反馈“快递费比车贵”“搬不动”,月销仅30单。
转折点:他参加了选品采购师认证培训,学到“用‘痛点词’找用户真实需求”的方法。
执行细节:
数据挖痛点:用生意参谋查“婴儿车”类目下的“相关搜索词”,发现“轻便折叠”“可上飞机”的搜索量月增40%;
场景验需求:在妈妈群问“出门最烦的是什么?”,得到“婴儿车太重,扛不上出租车”的高频反馈;
选品落地:选了一款“重量4.8kg、一键折叠”的婴儿车,定价299元(比热销款低30%)。
成果:上线3天卖了800单,用户评论“终于有能扛着上飞机的婴儿车了”,库存周转从60天缩短到20天。
困境:某服装采购小李,选了一款“夏季亚麻衬衫”,上线1周卖了1200单,但供应商突然说“原料断货,要等1个月”,结果用户退款率高达35%,店铺评分从4.9降到4.3。
转折点:他学了选品采购师的“供应链风险控制”模块,学会“提前锁定货源”。
执行细节:
选品前验供应链:选品时先问供应商“这款的原料库存有多少?”“产能是每天多少件?”;
签“备用供应商”协议:和2家同类供应商签“优先供货”协议,约定“若主供应商断货,备用供应商24小时内发货”;
小批量测试:先拿100件试卖,确认销量后再批量下单。
成果:后来选的“秋季针织衫”,主供应商因疫情延迟发货,备用供应商及时补上,退款率控制在5%以内,店铺评分回升到4.8。
选品采购师认证培训中的“五大模块”,其实就是把这些能力系统化、工具化。我总结了电商选品的4个核心能力,每个能力都有“可落地的执行步骤”:
工具:生意参谋、阿里指数、用户调研(问卷/群聊)
执行步骤:
第一步:用生意参谋的“搜索分析”,输入类目关键词(比如“女装”),看“相关搜索词”中的“痛点词”(比如“大码显瘦”“不易起球”);
第二步:去用户群/评论区找“高频抱怨”(比如“这件衣服洗了一次就变形”);
第三步:把“痛点词”转化为“选品方向”(比如“大码+不易起球的女装”)。
避坑提示:不要只看“热销榜”,因为热销款的竞争已经很大,要找“热销榜之外的痛点款”。
工具:用户场景地图、场景模拟
执行步骤:
第一步:列出用户使用产品的“核心场景”(比如“婴儿车”的场景是“出门散步”“坐飞机”“逛商场”);
第二步:问自己“这个场景下,用户最需要什么?”(比如“坐飞机”需要“轻便折叠”);
第三步:选“场景适配性强”的产品(比如“可折叠+重量轻”的婴儿车)。
案例:某零食电商选“办公室零食”,选了“独立小包装+低热量”的款,因为“办公室场景”需要“方便分享”“不会胖”,结果月销过万。
工具:供应商评估表、备用供应商协议
执行步骤:
第一步:选品前,用“供应商评估表”打分(比如“产能”“质量”“交货期”各占30%,“服务”占10%);
第二步:和 top 2的供应商签“优先供货”协议,约定“断货时24小时内补单”;
第三步:小批量测试(比如先拿50件试卖),确认销量后再批量下单。
工具:风险评估表、库存预警系统
执行步骤:
第一步:选品时,用“风险评估表”评估“断货风险”“质量风险”“竞争风险”(比如“这款产品的竞争对手有多少?”“他们的价格是多少?”);
第二步:用库存预警系统,设置“最低库存”(比如“当库存低于100件时,自动提醒补货”);
第三步:制定“滞销处理方案”(比如“超过30天没卖完的产品,用‘限时折扣’清仓”)。
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电商采购专员考“选品采购师证书”?
因为证书是“专业能力的证明”,也是“职场晋升的砝码”。据《2024电商采购职场调研》显示:
有“选品采购师证书”的采购专员,月薪比无证者高25%;
83%的电商企业,在招聘“采购主管”时,要求“有选品采购师认证”。
如果你是电商采购专员,你选品时最头疼的是“找不到痛点”“爆款断货”还是“库存积压”?评论区留下你的问题,点赞前3名送**《电商选品数据工具包》**(包含生意参谋使用教程、用户调研模板)!
最后说一句:电商选品不是“靠运气”,而是“靠能力”。当你掌握了这4个核心能力,选品就会从“碰运气”变成“稳出单”——这也是选品采购师认证的核心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