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 首页> 新闻中心

《从「搬砖采购」到「流量密码」:选品采购师如何从幕后走到台前?》

上周和某快消品牌采购总监吃饭,他倒了杯酒苦笑:“我干了10年采购,今年第一次被年轻人问‘选品逻辑’。”曾经“比价、下单、盯物流”的传统采购岗,正在被“懂趋势、抓痛点、造爆款”的新角色取代——这就是2024年最火的职业新物种:选品采购师。

某家居品牌的经历最扎心:他们按老采购逻辑囤了2000套“北欧风茶具”,结果半年只卖300套;而新招的选品采购师,用1个月选了批“租房党便携茶具”,上线3天卖空5000套。用户留言:“终于有不用占地方的喝茶装备了!”

案例拆解:选品采购师的3种破局姿势

案例1:从“供应商推销”到“用户差评里挖需求”——某美妆品牌的逆袭

困境:某新锐美妆品牌采购部曾被戏称“供应商传声筒”,2022年因盲目跟货导致30%产品滞销,库存成本超500万。

转折点:新任选品采购主管李姐翻了3万条用户差评,发现高频词竟是“精华液泵头漏液”“小样装不够出差用”。

执行细节

① 筛选出3家能定制“防漏泵头”的供应商,成本仅增加0.5元/瓶;

② 联合工厂开发“7日便携小样套装”,刚好满足出差场景;

③ 要求供应商提供“24小时打样”服务,快速响应需求。

成果:2023年新品动销率提升至85%,用户评论区出现“终于不浪费精华了”“小样套装拯救出差党”等好评,全年节省库存成本200万。

案例2:从“看数据报表”到“蹲夜市数人头”——直播选品师的爆款逻辑

困境:某直播团队采购总被吐槽“选品老气”,2023年春季主推的“亚麻衬衫”直播间观看50万仅卖800件。

转折点:选品师小周连续3天蹲守大学城夜市,发现“辣妹防晒开衫”被试穿20次,女生边试边说“能搭吊带还不晒黑”。

执行细节

① 连夜联系工厂,要求3天内打样“短款、镂空设计、UPF50+”的防晒开衫;

② 直播时让模特现场演示“搭吊带/穿T恤”两种穿法;

③ 同步在评论区埋梗:“这件是夜市被抢疯的款,手慢无~”

成果:该款直播3小时卖空1.2万件,后续补货3次,成当季“直播间常驻爆款”。

案例3:从“按经验进货”到“用趋势反推”——跨境选品师的降维打击

困境:某跨境电商采购曾因“照搬国内爆款”踩雷,2022年进口的“折叠泡脚桶”在欧洲滞销,退货率高达40%。

转折点:选品师Luna发现,欧洲社交媒体“露营+下午茶”话题热度飙升,用户抱怨“户外带茶具太麻烦”。

执行细节

① 筛选出能做“露营便携茶具”的国内工厂(防摔、轻量化);

② 定制“茶杯+茶漏+收纳袋”三件套,总重量<500g;

③ 在详情页强调“露营神器”“ins风出片”等关键词。

成果:该系列上线2个月销售额破300万,欧洲用户晒图称“终于能在草地喝下午茶了”,退货率降至5%。

方法论提炼:选品采购师的3个核心工具

工具1:「用户差评解码器」

  • 步骤:① 爬取目标品类1000条真实差评(平台:小红书/抖音/淘宝);② 用关键词云筛选高频痛点(如“难用”“占地方”);③ 模拟用户使用场景验证需求真实性(如“租房党”“出差族”)。

  • 避坑:避开“小众吐槽”(如“颜色不喜欢”),聚焦“功能硬伤”(如“漏液”“太重”)。

工具2:「场景切片法」

  • 步骤:① 列出用户使用产品的3大核心场景(如“通勤”“露营”“租房”);② 用手机抓拍场景中的“皱眉瞬间”(如“拎重物时勒手”);③ 针对场景设计“最小功能单元”(如“露营茶具”只需满足“泡1杯茶”)。

  • 避坑:避免“全场景覆盖”,聚焦1-2个高频场景。

工具3:「趋势放大镜」

  • 步骤:① 关注3个垂类平台(如海外选品看TikTok,国内看得物);② 记录“用户提问”(如“户外怎么喝咖啡?”)>“官方内容”;③ 用“需求-供给差”验证:用户需求增长30%+,但市场同类产品<5款。

  • 避坑:警惕“伪趋势”(如“昙花一现的网红款”),优先选“需求可持续”(如“便携”“防漏”)。

价值升华:选品采购师的本质是「需求翻译官」

某品牌CEO说过:“以前采购是‘买货的人’,现在选品采购师是‘懂用户的人’。”当消费从“有货卖”升级到“卖对货”,选品采购师正成为连接工厂和用户的关键枢纽——他们不是在“选商品”,而是在“翻译用户未说出口的生活”。

结尾互动

你最近遇到过哪些“明明需要但买不到”的商品?评论区留言,点赞前3名送《选品采购师必备工具包》(含差评爬取模板+场景记录表+趋势追踪清单)~


logo
©2024 香港供应链管理协会版权所有